冶力关景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故事和传说:
古代关隘
冶力关是古代进入藏区的重要门户和茶马交易的重要通道。早在公元400-432年前后(东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已是兵家必争之地。冶力关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00-432年前后,即东晋南北朝时期,距今约1560年前,这里曾是吐谷浑之孙冶利部落的领地。
自然景观
冶力关景区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是甘南、临夏两地佛道两教的圣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莲花山都会举办传统的“花儿会”,吸引数万名汉、回、土各民族群众参加。
天池冶海位于冶力关以北7公里处的白石山与庙花山之间,是一个高峡平湖,海拔2610米,湖长5公里,池水清中泛绿,山峦树木倒映,自成一幅画卷。湖畔山头修有一座常爷庙,供有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的塑像,当地群众视若保护神,因此也将冶海湖称为“常爷池”。
冶木峡谷山色秀美,沟壑峭拔,在茫茫林海中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尽情感受绿色生命的魅力。十里睡佛在冶力关镇南,是由东西走向的长约十华里的山体形成。
历史文化
冶力关在历史上曾是连结东西、通衢南北的重要关口,也是古时进入藏区的重要门户。由于地处边关,这里一直是多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公元4世纪末至13世纪(自北魏至宋)时,这里还先后置水池县、萱川县、巩令城等,境内有许多史迹典故。
冶力关还是甘南农民起义的策源地,有起义烈士陵园及纪念碑、亭等可供游客瞻仰。
民间传说
天池冶海有一个传说,称明代大将军常遇春率军西征曾在此饮马,因此得名“常爷池”。冬季满湖结冰,冰层厚逾1尺,冰面平整光洁,冰层中呈现出千万种图案,形如花草树木、山水人物、农具家什等,形象逼真,被称为“冶海冰图”,是绝无仅有的奇观。
这些故事和传说为冶力关景点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游客喜爱的高原生态森林旅游胜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冶力关景点的故事】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更早户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gzao.com/1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