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的著名景点包括:
大廨:
清嘉庆年间修缮时被命名为“大廨”,是源自封建社会“官本位”的思想。大廨正中的杜甫铜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作品。大廨建筑均衡稳重,以左右月洞门与东西两侧的回廊连接,形成相对闭合的空间。
诗史堂:
位于草堂旧址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故建筑名为“诗史堂”。诗史堂处于草堂的中心位置,堂正中塑有一尊古铜色杜甫立像。主体建筑为清嘉庆十六年修建,匾额“诗史堂”三个字由清代翰林邵漳补所书,遒劲有力。
工部祠:
是草堂旧址中轴线上的第五重建筑。杜甫曾被举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故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工部祠内,正中设杜甫神龛,两侧分别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塑像。殿内存有两通杜甫石刻像,明代刻像体形丰满、气度雍容,清刻“诗圣杜拾遗像”,面容清癯,目光深沉。工部祠前有清人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少陵草堂碑亭:
位于工部祠东面,亭中石碑高约175厘米,宽约80厘米,碑头上绘有双龙戏珠纹饰,碑身上端及左右两边均有龙纹图案。由碑亭向北,经过一座木桥,就来到了恢复重建的杜甫故居。
茅屋故居:
杜甫在成都的时候,曾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所以后世多以“杜工部”尊称杜甫,因此纪念他的祠堂也称“工部祠”。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盆景园:
位于茅屋故居以东,园内景观精致,是游客休憩观赏的好去处。
浣花祠 、 花径、 大雅堂和 草堂陈列室:
这些景点位于草堂的南部,展示了杜甫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
诗圣园:
是一个集文化交流、艺术鉴赏、文艺表演、培训讲座以及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雅文化体验场所,是杜甫草堂历史文化内涵的延伸。
这些景点共同构成了杜甫草堂这一独特而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圣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杜甫草堂著名景点】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更早户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gzao.com/10183.html